近日,西安研究院自主研發(fā)的復雜地層定向鉆進成孔護孔技術在平煤十二礦取得重大突破,成功創(chuàng)下820.5米深孔施工新紀錄。該技術通過裝備-工藝-工程全鏈條創(chuàng)新,實現(xiàn)單孔瓦斯抽采量突破4m³/min,有效攻克破碎地層瓦斯抽采難題,為我國特大型煤炭基地安全開采提供了硬核技術支撐。
作為國內品種最全的煉焦煤和電煤生產(chǎn)基地,平煤集團復雜的地質條件及煤層瓦斯賦存狀況,成為制約其高質量發(fā)展的“攔路虎”。十年前,平煤集團就嘗試通過定向鉆進工藝開展地質超前探查和瓦斯治理,然而受限于當時的裝備能力和技術水平,始終未能達到預期效果,瓦斯防治難題如鯁在喉。
為破解這一困局,西安研究院聯(lián)合平煤集團進行專項攻關,精準定位礦區(qū)災害治理的關鍵難點,并結合最新研發(fā)成果,量身定制復雜地層定向鉆進成孔護孔技術方案。針對碎軟煤層瓦斯治理、地質超前探查和高位鉆孔施工等不同需求,西安研究院自主研發(fā)的大功率定向鉆機搭配復雜地層定向鉆進工藝、順層氣動定向鉆進長鉆孔工藝,為平煤集團礦區(qū)災害治理提供了“硬核”的裝備和工藝支撐。
自2020年起,該技術在平煤一礦、二礦、八礦、十二礦等8對礦井全面推廣,成功實施各類瓦斯防治鉆孔,取得良好效果。在平煤二礦,高位定向鉆孔孔深突破800米,單孔瓦斯抽采純量最高達4m³/min以上;平煤十二礦更是憑借820.5米的孔深,刷新國內紀錄,實現(xiàn)千米深井破碎地層成孔和護孔的重大突破;平煤一礦則采用氣動與液動定向交替鉆探新工藝,在遇水塌孔嚴重的不穩(wěn)定地層中成孔深度超500米,創(chuàng)下中原礦區(qū)新紀錄。
西安研究院這項復雜地層定向鉆進成孔護孔技術的成功應用,不僅徹底解決了平煤集團災害治理定向鉆孔成孔護孔難的“老大難”問題,更為中原礦區(qū)乃至全國類似地質條件的礦井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技術方案,有力推動中原礦區(qū)煤炭安全高效開采邁向新臺階。